到矿山公园体验地下之旅
发布日期:2016-01-10 来源:

 
在矿井门口听完井下安全教育,戴上黄色安全帽,在1号月台登上小火车,湖南桂阳县宝山国家矿山公园的地下之旅就这样开始了。

  井下探索采矿旧址

  进入一个昏暗的洞口,沿着低矮的巷道行驶几百米,小火车便已经到达山体深处的2号月台。这里是讲解员口中的“330”,意思是“海拔330米的采矿作业平面”。阴暗的矿道从这里分出了两条路,往前走是步行探索路线,往右拐则通向目前还在运行的采矿作业区。

  来到采矿支护工艺展示区。讲解员介绍,虽然有色金属矿稳定性比较高,但在山体内部开采,谁也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安全。因此用木条、混凝土、钢筋、砖石等材料对通道进行加固,就成了防止坍塌、保护矿工的生命工程。在专业术语中,这就叫“支护”。从古老的“木架支护”发展到现代的“发碹支护”“锚喷支护”,这段长长的巷道展示着矿区安全保障方式的升级换代。

  在巷道的墙壁上,还摆放着种类繁多的采矿工具:从采矿工人随身携带的矿灯、水壶,到长得像重机枪的凿岩机,再到井下通风设备……

  井下探索的重头戏是“现代采矿旧址”。这是两个直径十几米的洞穴——1号采场和2号采场,专业术语叫“矽卡岩型铜钼钨铋矿床”。解说员告诉游客,矿石在山体内部的分布并不是完全均匀的,有时候会富集在某一个区域。每当一个区域开采完,就会留下这样的矿坑。2号采场中几个真人比例的矿工模型,演示了采矿的过程:一位“工人”用钻机在岩壁里打眼,另一位往打好的眼里装炸药炸落矿石,“电耙”把落下来的矿石耙到铁轨附近,而装岩机则把矿石装入矿车,最后矿车把矿石运至选矿厂进行破碎、选矿。现代矿工们就是用这种方式在大山深处向外运送数以万吨计的矿石。

  采矿遗迹看千年采矿史

  宝山矿区的采矿史,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。矿山公园中遗留了不少古代采矿遗迹,也开辟了多处古代采矿遗迹展示区,展示了汉、唐、宋等各个时期的采矿场景。腐朽的木桩支撑着摇摇欲坠的穹顶、人力鼓风机向井下输送着微薄的空气,穿草鞋的矿工们佝偻着身体一趟趟地用小竹背篓把矿石运送到井外。考古发掘的遗迹向我们还原了古代矿工们的工作状态。

  古人发明了很多巧妙的办法来提高工作效率,“火爆法”就是其中之一:先用火加热岩石,等到岩石灼烧到一定程度后,就把冷水泼到岩石上,由于热胀冷缩,岩石变得松脆甚至直接破裂,降低了采矿的难度。此外,隋唐的多层采矿技术,宋元精密的支护工艺,考古发掘出的竹制水管、通风照明设备,都重现了古人采矿的伟大智慧和艰难历程。

  废弃矿山再利用

  从2013年开园以来,宝山不仅从一个环境恶劣的工矿企业转变成了4A级工矿旅游区,还成了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和科普教育基地。在矿山历险体验区,游客可以体验模拟的透水和塌方事故;在“寻宝梯”,游客还可以在岩壁之间寻找隐藏的“宝藏”,用于兑换纪念铜币。

  横亘在出口对面的是一座垂直高度200多米的废弃矿山。露天矿坑周围草木繁盛,郁郁葱葱,不时有市民来山上散步、骑行。山顶上兴建了矿山博物馆和钱币广场。当地人说,在采矿业最红火的年代,包括这个露天矿坑在内的整个矿区,土壤都被严重破坏,有些地方甚至寸草不生,房地产开发都会绕着矿区走。如今,废弃的矿洞和巷道成了地下探秘区,土灰色的矿山也变成了绿色的公园。除了能在废弃矿区体验,游客还能进入“选冶工艺参观区”进行观摩。在那里,人们可以看到粉碎、选矿和冶炼的一系列工艺流程。
分享到:
[ 返回 ]

版权所有 © 2014 上海名苑旅游咨询有限公司 沪ICP备19038173号-1

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169号

收缩

在线客服

  • 客服1
  • 客服2
  •  
  • 13651973039 18601704456 021-67189116
  • 9:00 - 19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