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传统手工纸遇上现代科技
发布日期:2017-12-25 来源:
宣纸、富阳竹纸、平阳麻笺、东巴纸、傣族白棉纸、陕西楮皮纸、泽雅屏纸、蔡侯纸、滩头手工纸……这一个个现代人或许感到相当陌生的纸张,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手工纸。有别于机制纸,手工纸都是以手工操作抄制而得的纸。
承载历史的风雨而来,古老的造纸传统正在面临现代性的侵袭。相关数据显示,目前市场上机制纸所占的比重高达99%以上,手工纸仅占不到1%。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(微博)手工纸研究团队历经9年多,走访了全国200多个造纸村庄,寻访各地手工纸。他们的一份调查显示,由于手工造纸整体工序多、劳动强度大、经济效益不高等原因,大部分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,多种手工造纸面临着如何传承下去的困扰和没落消失的窘境,亟须保护。
那么,在当前的数字化、无纸化潮流下,传统的手工纸还有生存空间吗?它们的制作技艺又该如何传承与发展呢?
一半传承一半融入
11月21日,“非遗进科大——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浙江富阳竹纸传承与发展班”在中国科技大学开班,学员中包括富阳竹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,以及“传二代”、非遗保护和纸艺设计从业者。据了解,这已是中国科大第四次举办中国手工造纸非遗人群研修班。
“保护的前提是传承。”中国科大手工纸研究所所长汤书昆教授认为,优质手工纸柔软绵韧、耐腐、防蛀、保存年代久而又不易褪色等特质,在书画创作、文物修复、古籍印刷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用途。
从事富阳竹纸制作已有30多年的富阳竹纸传承人、富阳逸古斋主人朱中华是研修班第一届学员,他直言,如今的手工纸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,纸的质量参次不齐,市场也不断在萎缩。依靠传统的眼观、触摸等感观经验指导生产的模式,已不适合现代生产的要求。
中国科大手工纸实验室里摆放着一台台精密的仪器,它们能够准确测定手工纸的厚度、定量、紧度、白度、纵横向抗张力以及纤维长宽度等数据。汤书昆介绍说,“通过测试分析,我们可以分析手工纸质量,结合相关的用途需求,必要时改进原料配比和优化生产工艺,能生产出质量更好的手工纸。” 汤书昆认为,结合数字化可视化技术,可以让手工纸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。
“在经营销售方面,宣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范本,在全国手工纸行业整体大幅萎缩的形势下,宣纸却形成了手工纸产业的聚集区。”汤书昆说,研修班曾多次带领学员集体前往安徽泾县“取经”,实地考察其品牌文化特色、产业体系及经营战略。
此次,研修班还开设了非遗产品B2C经营策略、纸文化产品微商经营等课程。探讨手工纸如何开拓电商市场;辅助现代经营理念和新媒体技术,让手工纸被更多的人群熟识和接受。
唯一不变的是一切都在变化
有人担心,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,会不会影响手工纸本身。汤书昆解释说,不是利用机器替代手工,而是基于传统技艺,通过改进原料配比,优化生产工艺,生产出质量更优,更能适应现代消费需求的产品,为传统手工纸创造新的发展机遇。
中国科大手工纸研究所副所长陈彪副教授说: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止于传统技艺的传承,还要走进当代生活,使其在现代社会中保持活力,让传承人获得与他们的劳动付出相应的收入,让他们更有继续从事手工纸制作的动力,这样才更有利于传统造纸术传承。”
“手工纸一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。”陈彪说,从手工纸发明至今约两千年的发展中,在原料、工艺方面都随着时代的变化,不断涌现走进当时生活的手工纸,才有了今天丰富多彩的手工纸存在。例如,人们最熟悉的泾县宣纸有108道工序,对水质、原料制备、器具制作、工艺把握都有严格要求。这一技艺经口传心授世代相传,不断改进,与多种文化元素结合,才有了现在的长盛发展。
手工纸制作技艺在不断发展,那么手工纸传承人呢?在陈彪看来,当下,手工纸顺利传承需要传承人既是手艺人,也是设计师。手艺人能熟练掌握传统制作技艺,保证每一张生产出来的纸的品质。而设计师就需要统筹选材制作、产品经营、品牌规划、市场分析、企业管理及文化传播等工作。
从参加第一届研修班开始,朱中华就在不断地吸取新知识,他现在在富阳竹纸的制作技艺上已经取得了可观的进步。目前他所制作的纸多数被私人定制,有的还用于雕版印刷用纸。
随着国家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力度不断地加大,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充实进来,他们中的很多人接受过高等教育,拥有更开放的思维和视野,有望成为非遗传承的主力军。记者注意到,在此次研修班中,老中青三代传人都可以看到。朱中华的儿子朱起杨就是其中一位,他希望学习相关数字化技术促进富阳竹纸的宣传,同时学习市场营销等知识,更好地促进逸古斋的发展。
“这是最完美的样式,手工纸传承成为三代人共同的精神追求。”陈彪说。(陈华)
承载历史的风雨而来,古老的造纸传统正在面临现代性的侵袭。相关数据显示,目前市场上机制纸所占的比重高达99%以上,手工纸仅占不到1%。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(微博)手工纸研究团队历经9年多,走访了全国200多个造纸村庄,寻访各地手工纸。他们的一份调查显示,由于手工造纸整体工序多、劳动强度大、经济效益不高等原因,大部分年轻人不愿意从事这一行业,多种手工造纸面临着如何传承下去的困扰和没落消失的窘境,亟须保护。
那么,在当前的数字化、无纸化潮流下,传统的手工纸还有生存空间吗?它们的制作技艺又该如何传承与发展呢?
一半传承一半融入
11月21日,“非遗进科大——国家级非遗传承项目浙江富阳竹纸传承与发展班”在中国科技大学开班,学员中包括富阳竹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,以及“传二代”、非遗保护和纸艺设计从业者。据了解,这已是中国科大第四次举办中国手工造纸非遗人群研修班。
“保护的前提是传承。”中国科大手工纸研究所所长汤书昆教授认为,优质手工纸柔软绵韧、耐腐、防蛀、保存年代久而又不易褪色等特质,在书画创作、文物修复、古籍印刷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用途。
从事富阳竹纸制作已有30多年的富阳竹纸传承人、富阳逸古斋主人朱中华是研修班第一届学员,他直言,如今的手工纸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,纸的质量参次不齐,市场也不断在萎缩。依靠传统的眼观、触摸等感观经验指导生产的模式,已不适合现代生产的要求。
中国科大手工纸实验室里摆放着一台台精密的仪器,它们能够准确测定手工纸的厚度、定量、紧度、白度、纵横向抗张力以及纤维长宽度等数据。汤书昆介绍说,“通过测试分析,我们可以分析手工纸质量,结合相关的用途需求,必要时改进原料配比和优化生产工艺,能生产出质量更好的手工纸。” 汤书昆认为,结合数字化可视化技术,可以让手工纸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。
“在经营销售方面,宣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范本,在全国手工纸行业整体大幅萎缩的形势下,宣纸却形成了手工纸产业的聚集区。”汤书昆说,研修班曾多次带领学员集体前往安徽泾县“取经”,实地考察其品牌文化特色、产业体系及经营战略。
此次,研修班还开设了非遗产品B2C经营策略、纸文化产品微商经营等课程。探讨手工纸如何开拓电商市场;辅助现代经营理念和新媒体技术,让手工纸被更多的人群熟识和接受。
唯一不变的是一切都在变化
有人担心,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,会不会影响手工纸本身。汤书昆解释说,不是利用机器替代手工,而是基于传统技艺,通过改进原料配比,优化生产工艺,生产出质量更优,更能适应现代消费需求的产品,为传统手工纸创造新的发展机遇。
中国科大手工纸研究所副所长陈彪副教授说: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止于传统技艺的传承,还要走进当代生活,使其在现代社会中保持活力,让传承人获得与他们的劳动付出相应的收入,让他们更有继续从事手工纸制作的动力,这样才更有利于传统造纸术传承。”
“手工纸一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。”陈彪说,从手工纸发明至今约两千年的发展中,在原料、工艺方面都随着时代的变化,不断涌现走进当时生活的手工纸,才有了今天丰富多彩的手工纸存在。例如,人们最熟悉的泾县宣纸有108道工序,对水质、原料制备、器具制作、工艺把握都有严格要求。这一技艺经口传心授世代相传,不断改进,与多种文化元素结合,才有了现在的长盛发展。
手工纸制作技艺在不断发展,那么手工纸传承人呢?在陈彪看来,当下,手工纸顺利传承需要传承人既是手艺人,也是设计师。手艺人能熟练掌握传统制作技艺,保证每一张生产出来的纸的品质。而设计师就需要统筹选材制作、产品经营、品牌规划、市场分析、企业管理及文化传播等工作。
从参加第一届研修班开始,朱中华就在不断地吸取新知识,他现在在富阳竹纸的制作技艺上已经取得了可观的进步。目前他所制作的纸多数被私人定制,有的还用于雕版印刷用纸。
随着国家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力度不断地加大,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充实进来,他们中的很多人接受过高等教育,拥有更开放的思维和视野,有望成为非遗传承的主力军。记者注意到,在此次研修班中,老中青三代传人都可以看到。朱中华的儿子朱起杨就是其中一位,他希望学习相关数字化技术促进富阳竹纸的宣传,同时学习市场营销等知识,更好地促进逸古斋的发展。
“这是最完美的样式,手工纸传承成为三代人共同的精神追求。”陈彪说。(陈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