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维虎的面塑人生
发布日期:2017-06-14 来源:

在很多人儿时的记忆里,五颜六色的面团,经过面人师傅之手,瞬间变成“孙悟空三打白骨精”,赢得围观者一片喝彩。如今,“捏面人”在时代的变迁中已难得一见……

刘维虎,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、上海市民间艺人协会会员,圈内人称“面人刘”。在静安区泰兴路上,一室一厅的老式公房里,三千多件惟妙惟肖的作品,讲述着30余年来刘维虎和面塑的光阴故事。

揉面就得学一年

面塑艺术,俗称“捏面人”,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。刘维虎告诉记者,面塑以面粉、糯米粉为主料,调成不同色彩,用手和简单工具,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面人形象。“虽然制作方式比较简单,却是一种艺术性很高的民间工艺品。”刘维虎介绍说,中国的面塑艺术历史悠久,早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,用于传统节日、喜庆、礼仪。经过上千年的传承创新,才发展成为现在令人喜爱的艺术品。

刘维虎的祖父就是一位面塑、根雕高手。童年的刘维虎十分喜爱面塑,然而祖父年事已高,就将他托付给自己的得意门生,从此和面塑结下不解之缘。“当时的动机很单纯:一是喜欢,二想多学点生存的手艺”。

面塑作品,要在手中几经捏、搓、揉、掀,用小刀灵巧地点、切、刻、划、塑成身、手、头面,披上发饰和衣裳,才能展现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。刘维虎说,面塑艺术每一个步骤都十分讲究,比如揉面,就是个力气活,由于面粉质量不同,最后的强度韧度全靠手来拿捏。“当年我学艺时,光揉面就学了足足一年”。再比如着色,颜料分为可食用和不可食用两种,不可食用的颜料是由矿物质提炼的,这种颜料制作的面人可以持久保存;可食用的颜色则是从茄子、西红柿等蔬菜中提炼出来,这样的面人除了观赏外还能食用。

“世博百童”创世界纪录

2009年,刘维虎经过一个多月的潜心创作,完成了他献给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礼物——传统微型面塑手工艺品《百童迎世博》。122个中国古装打扮的儿童栩栩如生,每个小人仅3至6毫米,创下了中国微型面塑中的最“小”与整体最“多”的两项大世界基尼斯纪录。

不仅如此,他还首创“面塑画”艺术,将面塑作品组合成一幅幅山水画,彻底改变了面塑作品的表现形式。“面人其实只是个名称。”刘维虎说,面人绝不仅仅局限于人物作品,还可以延伸到花草、鱼虫等世间万物。
工艺上的极致一直是刘维虎追求的。通过对面团配方的不断研究,刘维虎自创了独特配方和技艺,作品可以二三十年不霉不烂不变色。近年来,刘维虎在面团配方上又有新突破,作品的抗摔抗压力大大增强,进一步提升了作品保存的完整性。

面塑作品“只送不卖”

刘维虎曾设想以面塑为生,但很快放弃了这个念头。30年来,从技术工人到A照驾驶员再到一级厨师,他的职业一变再变,面塑却始终只是业余爱好,即便他早已是业内公认的面塑艺术家。“单靠这手艺吃饭,太艰难。如果创作时老想着卖钱,是捏不出作品的。”他承认无奈的现实——投身民间艺术,等于选择清贫。市场空间小,经济效益低,要自己贴钱。

面粉、糯米粉、蜂蜜、盐、油等原料,是长期开销。站立的面人,统一加红木底座;多数作品,配红木框玻璃罩,动辄数百元;摆放面人的红木柜,代价更大。

“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,不能复制。”刘维虎把面人当自家孩子般呵护,“从创意、构图到面人的每根头发丝,全是我的心血,没法开价。有些作品可以送人,但绝不会卖。”

23平方米的屋子,满眼尽是面人,却找不到一个衣橱。“没地方放大橱,衣服只能塞在床底下。”刘维虎的妻子王建芳说。

回报太低难收徒弟

捏个小猴子、小猪、小兔子……“面人刘”在活动中,经常被一群孩子包围,孩子们要什么就捏什么。“多做几个,哄小孩子开心,万一能保存好,百十年后,人们还能知道面人是啥样。”这虽是戏言,可他也真担心后继乏人。

创作近30年,他还没找到徒弟。“我的要求不算苛刻:真心喜欢面塑,愿意钻研;有足够耐心,做好清贫一辈子的准备。”近些年,一些人主动找上门,或家长领着,或学校牵线。发现面塑没有经济回报,都退出了,多数人甚至还没开始学。刘维虎坦言,“但愿这一历史悠久的民间手工艺能得到传承和发展,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。” (黄竞竞)
分享到:
[ 返回 ]

版权所有 © 2014 上海名苑旅游咨询有限公司 沪ICP备19038173号-1

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4169号

收缩

在线客服

  • 客服1
  • 客服2
  •  
  • 13651973039 18601704456 021-67189116
  • 9:00 - 19:00